拖延症是法考备考路上最大的敌人之一。明明知道时间紧迫,却总是忍不住刷手机、看剧、打游戏,等到临近考试才开始慌张。如何克服拖延,提高学习效率?希望本篇文章能帮你彻底战胜拖延,高效备考!
拖延通常由以下几个心理因素导致:
畏难心理:法考内容庞杂,一想到厚厚的教材和复杂的法条,大脑本能地想要逃避。
完美主义:总想等"状态好"再开始,结果永远等不到"完美时刻"。
即时满足偏好:刷短视频、打游戏能带来即时快乐,而学习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。
目标模糊:"我要复习民法"比"今天下午2点-4点,完成20道真金题更容易拖延。
破解方法:
接受不完美——先完成,再完美,哪怕只学10分钟,也比完全不学强。
降低启动门槛——告诉自己:"先学5分钟,如果还是不想学就停下。"(通常5分钟后就会进入状态)
明确具体目标——设定每日任务,按照任务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高效备战法考,四步攻克拖延症!
一、科学规划
制定分阶段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。建议将备考周期划分为基础、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里程碑。例如,基础阶段完成八科精讲学习,强化阶段完成两轮真金题训练。同时,将大目标拆解为每日可执行的小任务,如"今日完成刑法总则精讲2课时+配套习题30道"。确保每日学习时长不少于3小时,切记,法律知识的积累如同筑塔,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。
二、环境塑造
学习效率与环境质量直接相关。推荐选择图书馆、自习室等零干扰场所,保持桌面整洁且只摆放学习资料。建议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防止分心,建立固定的学习生物钟(如早7-9点、晚7-10点),通过习惯养成固化学习节奏。
三、正向激励
这种机制可以说是屡试不爽,也是战胜拖延症的重要手段。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计划后,给自己适当奖励。例如:学完刑法精讲就奖励自己一双鞋、学完三国法就奖励自己一套化妆品、通过法考后就给自己换一台高配电脑......是不是更有动力学习了?与此同时也要保持一个积极心态,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目标,这是战胜拖延症的关键!
四、知识活化
家庭与社会因素也很重要。经常和家人、同事一起探讨某案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,把你所学知识带入到案件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,如果法官判决结果和你的推论相同,那么你会非常有成就感。这就激发了你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欲望,让自己喜欢法律、热爱法律。
备考路上,拖延是最大的敌人,而热爱是最强的动力。当每个知识点都化作你思维的一部分,当每个案例都能触发你的专业本能,胜利自会水到渠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