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刑法主观题复习备考的过程中,经常会产生不同学说观点不同导致结果不同,那么我们在刑法中遇到不同观点怎么办?凤科大帝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段说明。
1、千人千面,任何问题,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求,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理解,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。为了证明自己掌握着通往真理世界的钥匙,每个人都会拼死坚持、捍卫并论证自己观点,这无可厚非。
2、对于刑法问题而言,这种现象更是如此。毕竟刑法问题不是真理性判断的问题,不是正确与错误的区分问题,而是价值观选择的问题,是合理性判断的问题。正因为如此,刑法主观题命题常常考观点展示。有时候主观题的设问只需要回答不同观点各自的理由,有时候设问要求在展示观点后答出哪种观点更合理,即有破有立,需要考生得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。
对前者来说,可能意味着基本立场的对立,不同观点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都有自己的适用的可能性;对后者而言,则意味着有的观点可能只是为了提出不同观点而提出观点,实在欠缺合理性。这时候需要考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,这既是对知识的考查,更是对法律智慧的考验。
3、这就给考生提出了一个要求:在学习不同观点时,既要记住结论,还要掌握各自的理由,更要理解各种观点的合理性何在。既要有知识,还要有立场和态度!
4、在回答不同观点时,要学会立场和观点的适时转换。在论证观点一时,拼死捍卫这种观点,尽力论证其合理性;在论证观点二时,立场迅速转换,拼死捍卫观点二,竭尽全力论证其合理性。正如爱A时,对A做到全心全意;不爱A但爱B时,对B 做到全心全意。希望大家适应这种近似于人格分裂的表现,不为别的,就为分数!但需要大家有态度时,在主张哪个观点更合理时,能够客观、冷静、公允地评价各种观点,其立法目的、预防犯罪的必要性、罪刑相适应、上下文的协调一致等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的证明角度;通过论证,实现扬弃!
5、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,是对平等的不同精神个体的尊重,也是勇敢正视那面映照自己的镜子;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,才能证明您是这个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存在;如果只会和稀泥,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,最终只能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中!
